妙法蓮華經11
【見寶塔品 】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
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
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
其諸幡蓋,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
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瓔珞、幡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從座而起,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名大樂說,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從地湧出,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
彼佛成道已,臨滅度時,於天、人、大眾中,告諸比丘,我滅度後,欲供養我全身者,應起一大塔。其佛以神通願力,十方世界,在在處處,若有說『法華經』者,彼之寶塔皆湧出其前,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
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湧出,讚言:『善哉!善哉!』」
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玻璃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上。
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諸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並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燒大寶香,曼陀羅華遍佈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惟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
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莊校。
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佈其地。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坐故,復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
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佈其地。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
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其中。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否?』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
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
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遠,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
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
諸人云何,不勤為法?此佛滅度,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以難遇故。彼佛本願,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常為聽法。又我分身,無量諸佛,
如恒沙等,來欲聽法。及見滅度,多寶如來,
各捨妙土,及弟子眾、天人龍神、諸供養事,
令法久住,故來至此。為坐諸佛,以神通力、
移無量眾,令國清淨。諸佛各各,詣寶樹下,
如清淨池、蓮華莊嚴。其寶樹下、諸師子座,
佛坐其上,光明嚴飾,如夜闇中、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遍十方國,眾生蒙薰,喜不自勝,
譬如大風,吹小樹枝,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誰能護持、讀說斯經,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其多寶佛,雖久滅度,
以大誓願,而師子吼。多寶如來,及與我身,
所集化佛,當知此意。諸佛子等,誰能護法,
當發大願,令得久住。其有能護,此經法者,
則為供養,我及多寶。此多寶佛,處於寶塔,
常遊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諸來化佛,
莊嚴光飾、諸世界者,若說此經,則為見我,
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諸餘經典,數如恒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
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
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
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餘經,亦未為難。
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
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若自書持,若使人書,是則為難。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於梵天,亦未為難。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
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
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
若持八萬 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
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恒沙眾生、
得阿羅漢、具六神通,雖有是益,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
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至今、廣說諸經,
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此經難持,若暫持者,
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
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
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能於來世,讀持此經,是真佛子,住淳善地。
佛滅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間之眼。
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妙法蓮華經11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