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原經重標點 25~11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5~11

 

【十回向品】之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

願一切佛剎皆悉清淨,以不可說不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

一一佛剎,其量廣大,同於法界,純善無礙,清淨光明,諸佛於中現成正覺。

一佛剎中清淨境界,悉能顯現一切佛剎;如一佛剎,一切佛剎亦復如是。

其一一剎,悉以等法界無量無邊清淨妙寶莊嚴之具而為嚴飾。

所謂:

阿僧祇清淨寶座,敷眾寶衣;

阿僧祇寶帳,寶網垂布;

阿僧祇寶蓋,一切妙寶互相映徹;

阿僧祇寶雲,普雨眾寶;

阿僧祇寶華,周遍清淨;

阿僧祇眾寶所成欄、楯、軒、檻,清淨莊嚴;

阿僧祇寶鈴,常演諸佛微妙音聲,周流法界;

阿僧祇寶蓮華,種種寶色開敷榮曜;

阿僧祇寶樹,周匝行列,無量妙寶以為華果;

阿僧祇寶宮殿,無量菩薩止住其中;

阿僧祇寶樓閣,廣博崇麗,延袤遠近;

阿僧祇寶卻敵,大寶所成,莊嚴妙好;

阿僧祇寶門闥,妙寶瓔珞周匝垂布;

阿僧祇寶窗牖,不思議寶清淨莊嚴;

阿僧祇寶多羅,形如半月,眾寶集成。

如是一切,悉以眾寶而為嚴飾,離垢清淨,不可思議,無非如來善根所起,具足無數寶藏莊嚴。

 

復有阿僧祇寶河,流出一切清淨善法;

阿僧祇寶海,法水盈滿;

阿僧祇寶芬陀利華,常出妙法芬陀利聲;

阿僧祇寶須彌山,智慧山王秀出清淨;

阿僧祇八楞妙寶,寶線貫穿,嚴淨無比;

阿僧祇淨光寶,常放無礙大智光明,普照法界;

阿僧祇寶鈴鐸,更相扣擊,出妙音聲;

阿僧祇清淨寶,諸菩薩寶具足充滿;

阿僧祇寶繒彩,處處垂下,色相光潔;

阿僧祇妙寶幢,以寶半月而為嚴飾;

阿僧祇寶幡,悉能普雨,無量寶幡;

阿僧祇寶帶,垂布空中,莊嚴殊妙;

阿僧祇寶敷具,能生種種微細樂觸;

阿僧祇妙寶旋,示現菩薩一切智眼;

阿僧祇寶瓔珞,一一瓔珞,百千菩薩上妙莊嚴;

阿僧祇寶宮殿,超過一切,妙絕無比;

阿僧祇寶莊嚴具,金剛摩尼,以為嚴飾;

阿僧祇種種妙寶莊嚴具,常現一切清淨妙色;

阿僧祇清淨寶,殊形異彩,光鑑映徹;

阿僧祇寶山,以為垣牆,週圍繞,清淨無礙;

阿僧祇寶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

阿僧祇寶化事,一一化事周遍法界;

阿僧祇寶光明,一一光明現一切光。

 

復有阿僧祇寶光明,清淨智光照了諸法。

復有阿僧祇無礙寶光明,一一光明,周遍法界。

有阿僧祇寶處,一切諸寶,皆悉具足。

阿僧祇寶藏,開示一切正法藏寶。

阿僧祇寶幢,如來幢相,逈然高出。

阿僧祇寶賢,大智賢像,具足清淨。

阿僧祇寶園,生諸菩薩三昧快樂。

阿僧祇寶音,如來妙音,普示世間。

阿僧祇寶形,其一一形,皆放無量妙法光明。

阿僧祇寶相,其一一相,悉超眾相。

阿僧祇寶威儀,見者皆生菩薩喜樂。

阿僧祇寶聚,見者皆生智慧寶聚。

阿僧祇寶安住,見者皆生善住寶心。

阿僧祇寶衣服,其有著者,生諸菩薩無比三昧。

阿僧祇寶袈裟,其有著者,才始發心,則得『善見陀羅尼門』。

阿僧祇寶修習,其有見者,知一切寶,皆是業果,決定清淨。

阿僧祇寶無礙知見,其有見者,得了一切清淨法眼。

阿僧祇寶光藏,其有見者,則得成就大智慧藏。

阿僧祇寶座,佛坐其上大師子吼。

阿僧祇寶燈,常放清淨智慧光明。

阿僧祇寶多羅樹,次第行列,繚以寶繩,莊嚴清淨。

其樹復有阿僧祇寶幹,從身聳擢,端直圓潔。

阿僧祇寶枝,種種眾寶,莊嚴稠密,不思議鳥,翔集其中,常吐妙音,宣揚正法。

阿僧祇寶葉,放大智光,遍一切處。

阿僧祇寶華,一一華上,無量菩薩結跏趺坐,遍遊法界。

阿僧祇寶果,見者當得『一切智智』不退轉果。

阿僧祇寶聚落,見者捨離世聚落法。

阿僧祇寶都邑,無礙眾生,於中盈滿。

阿僧祇寶宮殿,王處其中,具足菩薩那羅延身,勇猛堅固,被法甲胄,心無退轉。

阿僧祇寶舍,入者能除戀捨宅心。

阿僧祇寶衣,著者能令解了無著。

阿僧祇寶宮殿,出家菩薩充滿其中。

阿僧祇寶珍玩,見者咸生無量歡喜。

阿僧祇寶輪,放不思議智慧光明、轉不退輪。

阿僧祇寶跋陀樹,因陀羅網,莊嚴清淨。

阿僧祇寶地,不思議寶,間錯莊嚴。

阿僧祇寶吹,其音清亮,充滿法界。

阿僧祇寶鼓,妙音克諧,窮劫不絕。

阿僧祇寶眾生,盡能攝持無上法寶。

阿僧祇寶身,具足無量功德妙寶。

阿僧祇寶口,常演一切妙法寶音。

阿僧祇寶心,具清淨意、大智願寶。

阿僧祇寶念,斷諸愚惑,究竟堅固一切智寶。

阿僧祇寶明,誦持一切諸佛法寶。

阿僧祇寶慧,決了一切諸佛法藏。

阿僧祇寶智,得大圓滿一切智寶。

阿僧祇寶眼,鑑十力寶,無所障礙。

阿僧祇寶耳,聽聞無量,盡法界聲,清淨無礙。

阿僧祇寶鼻,常嗅隨順清淨寶香。

阿僧祇寶舌,能說無量諸語言法。

阿僧祇寶身,遍遊十方而無掛礙。

阿僧祇寶意,常勤修習普賢行願。

阿僧祇寶音,淨妙音聲遍十方界。

阿僧祇寶身業,一切所作以智為首。

阿僧祇寶語業,常說修行無礙智寶。

阿僧祇寶意業,得無障礙廣大智寶,究竟圓滿。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一切諸佛剎中,於一佛剎、一方、一處、一毛端量,有無量無邊、不可說數諸大菩薩,皆悉成就清淨智慧,充滿而住。

如一佛剎、一方、一處、一毛端量,如是盡虛空、遍法界一一佛剎、一一方、一一處、一一毛端量,悉亦如是。

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而為迴向』—

普願一切諸佛國土悉具種種妙寶莊嚴。

如寶莊嚴,如是廣說,如是香莊嚴、華莊嚴、鬘莊嚴、塗香莊嚴、燒香莊嚴、末香莊嚴、衣莊嚴、蓋莊嚴、幢莊嚴、幡莊嚴、摩尼寶莊嚴,次第乃至過此百倍,皆如寶莊嚴,如是廣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所集善根—

為長養一切善根故迴向;

為嚴淨一切佛剎故迴向;

為成就一切眾生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心淨、不動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入甚深佛法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能過清淨功德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不可壞清淨福力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盡智力,度諸眾生,令入佛法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量清淨言音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礙眼、成就盡虛空、遍法界等智慧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清淨念,知前際劫一切世界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礙大智慧,悉能決了一切法藏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限量大菩提,周遍法界,無所障礙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分別,同體善根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一切功德具足莊嚴清淨身、語、意業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同於普賢行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入一切同體清淨佛剎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悉觀察一切智,皆趣入圓滿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遠離不平等善根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異相,深心次第圓滿一切智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安住一切白法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於一念中證一切智得究竟故回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成滿清淨一切智道故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普為一切眾生如是迴向已,復以此善根,欲普圓滿演說一切清淨行法力故迴向;

欲成就清淨行威力,得不可說、不可說法海故迴向;

欲於一一法海,具足無量等法界清淨智光明故迴向;

欲開示演說一切法差別句義故迴向;

欲成就無邊廣大一切法光明三昧故迴向;

欲隨順三世諸佛辯才故迴向;

欲成就去、來、現在一切佛自在身故迴向;

為尊重一切佛可愛樂無障礙法故迴向;

為滿足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常無退轉故迴向;

欲成就不思議差別法、無障礙智心、無垢染諸根清淨,普入一切眾會道場故迴向;欲於一切若覆、若仰、若粗、若細、若廣、若狹、小大、染淨,如是等諸佛國土,常轉平等不退法輪故迴向;

欲於念念中得無所畏、無有窮盡種種辯才、妙法光明、開示演說故迴向;

為樂求眾善發心修習,諸根轉勝,獲一切法大神通智,盡了知一切諸法故迴向;

欲於一切眾會道場親近供養,為一切眾生演一切法咸令歡喜故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此善根如是迴向—

所謂:

以住法界無量住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身業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語業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意業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色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受、想、行、識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蘊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界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處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內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外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發起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深心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方便平等回向;

以住法界無量信解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諸根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初、中、後際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業報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染淨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眾生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佛剎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法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世間光明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諸佛菩薩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菩薩行願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菩薩出離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菩薩教化、調伏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法界無二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如來眾會道場平等迴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身;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語;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心;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諸菩薩清淨行願;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眾會道場;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為一切菩薩廣說諸法清淨智;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能入盡法界一切世界身;

安住法界無量平等一切法光明、清淨、無畏。

能以一音盡斷一切眾生疑網,隨其根欲皆令歡喜,住於無上一切種智、力、無所畏、自在神通、廣大功德、出離法中。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住等法界無量迴向』。

 

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一切善根如是迴向時,成滿普賢無量無邊菩薩行願,悉能嚴淨盡虛空、等法界一切佛剎,令一切眾生亦得如是,具足成就無邊智慧、了一切法,於念念中見一切佛出興於世,於念念中,見一切佛無量無邊自在力—

所謂:

廣大自在力、無著自在力、無礙自在力、不思議自在力、淨一切眾生自在力、立一切世界自在力、現不可說語言自在力、隨時應現自在力、住不退轉神通智自在力、演說一切無邊法界俾無有餘自在力、出生普賢菩薩無邊際眼自在力、以無礙耳識聞持無量諸佛正法自在力、一身結跏趺坐周遍十方、無量法界於諸眾生無所迫隘自在力、以圓滿智普入三世無量法自在力。

又得無量清淨—

所謂:

一切眾生清淨、

一切佛剎清淨、

一切法清淨、

一切處遍知智清淨、

遍虛空界無邊智清淨、

得一切差別言音智,以種種言音普應眾生清淨、

放無量圓滿光,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清淨、

出生一切三世菩薩行智清淨、

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智清淨、

入無邊一切世間令一切眾生皆作所應作清淨。

如是等皆得具足、皆得成就、皆已修治、皆得平等、皆悉現前、皆悉知見、皆悉悟入、皆已觀察、皆得清淨、到於彼岸。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

所謂:

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踴、遍踴、等遍踴,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

佛神力故,法如是故,雨眾天華、天鬘、天末香、天諸雜香、天衣服、天珍寶、天莊嚴具、天摩尼寶、天沈水香、天栴檀香、天上妙蓋、天種種幢、天雜色幡、阿僧祇諸天身。

無量百千億不可說天妙法音、不可思議天讚佛音、阿僧祇天歡喜音,咸稱善哉;

無量阿僧祇百千那由他諸天恭敬禮拜;

無數天子常念諸佛,希求如來無量功德,心不捨離;

無數天子作眾妓樂,歌詠讚歎供養如來;

百千阿僧祇諸天放大光明,普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剎,現無量阿僧祇諸佛境界;

如來化身出過諸天,如於此世界兜率陀天宮說如是法,周遍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宮悉亦如是。

 

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百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而來集會,周遍十方,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大迴向。』

佛子!我等皆同一號,名金剛幢,悉從金剛光世界金剛幢佛所來詣此土。彼諸世界悉以佛神力故而說是法,眾會眷屬、文辭句義,皆亦如是,不增不減。我等皆承佛神力,從彼土來為汝作證。如我來此眾會為汝作證,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兜率天宮寶莊嚴殿諸菩薩眾來為作證,亦復如是。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一切眾會暨於法界已,善知文義、增廣大心、大悲普覆一切眾生,繫心安住三世佛種,善入一切佛功德法,成就諸佛自在之身,觀諸眾生心之所樂及其所種一切善根悉分別知,隨順法身,為現清淨妙色之身,即於是時而說頌曰:

 

菩薩成就法智慧,悟解無邊正法門,為法光明調禦師,了知無礙真實法。
菩薩為法大導師,開示甚深難得法,引導十方無量眾,悉令安住正法中。
菩薩已飲佛法海,法雲普雨十方界,法日出現於世間,闡揚妙法利群生。
常為難遇法施主,了知入法巧方便,法光清淨照其心,於世說法恆無畏。
善修於法自在心,悉能悟入諸法門,成就甚深妙法海,普為眾生擊法鼓。
宣說甚深希有法,以法長養諸功德,具足清淨法喜心,示現世間佛法藏。
諸佛法王所灌頂,成就法性智藏身,悉能解了法實相,安住一切眾善法。
菩薩修行第一施,一切如來所贊喜,所作皆蒙佛忍可,以此成就人中尊。
菩薩成就妙法身,親從諸佛法化生,為利眾生作法燈,演說無量最勝法。
隨所修行妙法施,則亦觀察彼善根,所作眾善為眾生,悉以智慧而迴向。
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諸群生,願令一切皆清淨,到佛莊嚴之彼岸。
十方佛剎無有量,悉具無量大莊嚴,如是莊嚴不可思,盡以莊嚴一國土。
如來所有清淨智,願令眾生皆具足,猶如普賢真佛子,一切功德自莊嚴。
成就廣大神通力,往詣世界悉周遍,一切眾生無有餘,皆使修行菩薩道。
諸佛如來所開悟,十方無量諸眾生,一切皆令如普賢,具足修行最上行。
諸佛菩薩所成就,種種差別諸功德,如是功德無有邊,願使眾生悉圓滿。
菩薩具足自在力,所應學處皆往學,示現一切大神通,普詣十方無量土。
菩薩能於一念頃,覲等眾生無數佛,又復於一毛端中,盡攝諸法皆明見。
世間眾生無有量,菩薩悉能分別知,諸佛無量等眾生,大心供養咸令盡。
種種名香上妙華,眾寶衣裳及幡蓋,分佈法界咸充滿,發心普供十方佛。
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
舉身次第恭敬禮,如是無邊諸最勝,亦以言辭普稱讚,窮盡未來一切劫。
一如來所供養具,其數無量等眾生,如是供養一如來,一切如來亦復然。
供養讚歎諸如來,盡彼世間一切劫,世間劫數可終盡,菩薩供養無休懈。
一切世間種種劫,於爾所劫修諸行,恭敬供養一如來,盡一切劫無厭足。
如無量劫供一佛,供一切佛皆如是,亦不分別是劫數,於所供養生疲厭。
法界廣大無邊際,菩薩觀察悉明了,以大蓮華遍布中,施等眾生無量佛。
寶華香色皆圓滿,清淨莊嚴甚微妙,一切世間無可喻,持以供養人中尊。
眾生數等無量剎,諸妙寶蓋滿其中,悉以供養一如來,供一切佛皆如是。
塗香無比最殊勝,一切世間未曾有,以此供養天人師,窮盡眾生數等劫。
末香燒香上妙華,眾寶衣服莊嚴具,如是供養諸最勝,歡喜奉事無厭足。
等眾生數照世燈,念念成就大菩提,亦以無邊偈稱述,供養人中調御者。
如眾生數佛世尊,皆修無上妙供養,如眾生數無量劫,如是讚嘆無窮盡。
如是供養諸佛時,以佛神力皆周遍,悉見十方無量佛,安住普賢菩薩行。
過去未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善根,令我常修普賢行,速得安住普賢地。
一切如來所知見,世間無量諸眾生,悉願具足如普賢,為聰慧者所稱讚。
此是十方諸大士,共所修治迴向行,諸佛如來為我說,此迴向行最無上。
十方世界無有餘,其中一切諸眾生,莫不咸令得開覺,悉使常如普賢行。
如其迴向行布施,亦復堅持於禁戒,精進長時無退怯,忍辱柔和心不動,
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去來現在皆通達,世間無有得其邊。
菩薩身心及語業,如是所作皆清淨,一切修行無有餘,悉與普賢菩薩等。
譬如法界無分別,戲論染著皆永盡,亦如涅槃無障礙,心常如是離諸取。
智者所有迴向法,諸佛如來已開示,種種善根悉迴向,是故能成菩薩道。
佛子善學此迴向,無量行願悉成滿,攝取法界盡無餘,是故能成善逝力。
若欲成就佛所說,菩薩廣大殊勝行,宜應善住此迴向,是諸佛子號普賢
一切眾生猶可數,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賢諸佛子,功德邊際無能測。
一毛度空可得邊,眾剎為塵可知數,如是大仙諸佛子,所住行願無能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5~1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