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楞嚴經科判略圖--雪浪大師作


楞嚴經科判略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卷

(初、七處徵心)
  
  (一)、執心在內
  (二)、執心在外
  (三)、計潛根
  (四)、開合明暗
  (五)、隨所合處
  (六)、在中間
  (七)、一切無著
(二、二種根本)
  
  (一)者生死
  (二)者菩提涅槃
(三、舉拳辨見)
(四、徵說客塵)
(五、垂光驗見)

第二卷
(初、觀河定見)
(二、垂手無違)
(三、八還辨見)
  (一)明還日輪
  (二)暗還黑月
  (三)通還戶牖
  (四)壅還墻宇
  (五)緣還分別
  (六)頑虗還空
  (七)鬱
還塵
  (八)清明還霽
(四、二種妄見)
  (一)同分妄見
  (二)別業妄見
(初、佛說五陰)
  一色陰
  二受陰
  三想陰
  四行陰
  五識陰

第三卷  
(二、六入。)
  
  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三、十二處)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內六入
  
   處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入
(四、十八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內六入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入
   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五、七大)
  
    
    
    
  七大
     
     
     
(六、阿難偈贊)

第四卷
(初、云何忽生此合答)
(二、三相續)
  
  初世界相續
  二眾生相續
   續三業果相續
(三、有為習漏)
(四、二決定義)
  
  二決初、因地發心
   定義二、審煩惱根本
(五、五種渾濁)
  
  初劫濁
  二見濁
  三煩惱濁
   濁四眾生濁
    五命濁
(六、六根功德優劣)
  
  初阿難
  汝身
   功又汝
   德又汝汝等
(七、六根細辨相伏)
(八、擊鐘騐常)

第五卷
(初、六解)
  
  │┌一、六解一亡
  └┼二、綰巾示結
   三、二十四聖自陳宿因
     
     │┌初陳那。二優婆。
     │├三香嚴。四藥王。
     │├五跋陀。六迦葉
     │├七那律。八周利
     │├九憍梵。十畢陵
     └┼十一空生。十二身子
      十三普賢。十四難陀
      十五富那。十六波離
      十七目連。十八烏芻
      十九持地。二十月光
      廿一琉璃。廿二虗空
      廿三彌勒。廿四勢至

第六卷
(四、觀音自陳圓通)
  
  │┌初、上下合
  └┼二、十四無畏
   三、三十二應
   四、四不思議
(五、文殊揀選圓通)
(初、四種律儀)
  
  │┌初、婬
  └┼二、殺
   三、盜
   四、妄

第七卷
(初、安立壇場)

(二、重請、說楞嚴呪)

(三、阿難問四十四心)
  
(四、世尊說十二類生)
  
  │┌初卵生
  │├二胎生
  │├三濕生
  │├四化生
  │├五有色
  └┼六無色
   七有想
   八無想
   九非有色
   十非無色
   十一非有想
   十二非無想

第八卷
(初、三種漸次)
  
  │┌一除其正因
  └┼二刳其正性
   三違其現業
(二、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單乾慧位
  ││    〔一、信心〕
  ││    〔二、念心〕
  ││    〔三、精進心〕
  ││    〔四、慧心〕
  ││複十信位〔五、定心〕
  ││    〔六、不退心〕
  ││    〔七、護法心〕
  ││    〔八、迴向心〕
  ││    〔九、戒心〕
  ││    〔十、願心〕
  ││    〔一、發心住〕
  ││    〔二、治地住〕
  ││    〔三、修行住〕
  ││    〔四、生貴住〕
  ││複十住位〔五、方便具足住〕
  ││    〔六、正心住〕
  ││    〔七、不退住〕
  ││    〔八、童真住〕
  ││    〔九、法王子住〕
  ││    〔十、灌頂住〕
  ││    〔一、歡喜行〕
  ││    〔二、饒益行〕
  ││    〔三、無瞋恨行〕
  ││    〔四、無盡行〕
  ││複十行位〔五、離癡亂行〕
  ││    〔六、善現行〕
  ││    〔七、無著行〕
  ││    〔八、尊重行〕
  ││    〔九、善法行〕
  ││    〔十、真實行〕
  ││     〔一、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     〔二、不壞迴向〕
  ││     〔三、等一切佛迴向〕
  ││     〔四、至一切處迴向〕
  │├複十迴向位〔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     〔八、真如相迴向〕
  ││     〔九、無縛解脫迴向〕
  ││     〔十、法界無量迴向〕
  ││     〔一、煖加行〕
  │├單四加行位〔二、頂加行〕
  ││     〔三、忍加行〕
  ││     〔四、世第一加行〕
  ││    〔一、歡喜地〕
  ││    〔二、離垢地〕
  ││    〔三、發光地〕
  ││    〔四、焰慧地〕
  │└複十地位〔五、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
  【單等覺位】
  【單妙覺位】
(三、文殊問經名)
(四、阿難問七趣)
   
     (魔羅天)阿修羅道
     他化自在天
     樂變化天
   兜率天
   夜摩天
    忉利天(善法堂天)仙道《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影照天   
             智慧行天  
             眾分天   
             曼陀羅天  
         東方八天上行天   
             威德顏天  
             威德燄輪光天
             清淨天   
             山峰天   
             山頂天   
             善見城天  
             缽私他天  
         南方八天俱吒天   
             雜殿天   
             懽喜園天  
             光明天   
             波利耶多天 
             離險岸天  
             谷崖岸天  
             摩尼藏天  
         西方八天旋行天   
             金殿天   
             鬘形天   
             柔軟天   
             雜莊嚴天  
             如意天   
             微細行天  
         北方八天歌音喜樂天 
              威德輪天  
              日行天   
              閻摩那娑羅天
              速行天   
    
  仙道
   界
    (人道)
    
    畜生道:牛、馬、豬、羊、雞等一切畜生
    
      乾闥婆,梵語乾闥婆,華言香陰。
    八 毗舍闍,梵語毗舍闍,華言噉精氣。
    部 鳩槃荼,梵語鳩槃荼,華言甕形。
    鬼 薜荔多,梵語薜荔多,華言餓鬼。
    眾 諸龍眾,諸龍眾者
      富單那,梵語富單那,華言臭餓鬼。
      夜叉,梵語夜叉,華言勇健。
      羅剎,梵語羅剎,華言速疾鬼
    
       〔一、想地獄〕
       〔二、黑繩地獄〕
      八〔三、堆壓地獄〕
     〔四、叫喚地獄〕
     〔五、大叫喚地獄〕
     〔六、燒炙地獄〕
     〔七、大燒炙地獄〕
     〔八、無間地獄〕
     道 〔一、頞浮陀地獄〕
       〔二、泥賴浮陀地獄〕
      〔三、阿吒吒地獄〕
      〔四、阿波波地獄〕
      〔五、嘔喉地獄〕
      〔六、鬱波羅地獄〕
       〔七、波頭摩地獄〕
       〔八、芬陀利地獄〕
       
       (一、趣果無間)
      (二、受苦無間)
      (三、時無間)
       地(四、命無間)
       獄(五、形無間)

第九卷
(二、色界四禪)
  
      色究竟天
      善現天 
    四 善見天 五淨居天
   禪 無熱天 
   九 無煩天─┘
   天 無想天
     廣果天
 色   福生天
 界   無雲天
  
   八三 遍淨天
   天禪 無量淨天
    天 少淨天
    
    二 光音天
    禪 無量光天
    天 少光天
    
    初 大梵天
    禪 梵輔天
     天 梵眾天
(三、無色界)
  
  無 四 非有想非無想天
  色 空 無所有處天
   界 處 識無邊處天
       空無邊處天
(初、佛說五陰魔)
  
  初色陰魔─┐
  二受陰魔 
  三想陰魔 
       五陰魔
第十卷      
  四行陰魔 
  五識陰魔─┘
(佛說五種妄想)
  
  │┌一堅固
  │├二虛明
  └┼三融通
   四幽隱
   五熏習